【社会监督网马小法整理报道】马琬(?—1378)元末明初画家、字文璧、号鲁钝生、灌园人,秦淮(今江苏南京)人,长期寓居松江(今上海金山吕巷),有志节工诗善画诗工古歌行画长山水,官至抚州郡守,善画山水人物工诗能书,诗书画时号“三绝”,元末隐居洪武三年(1370)出知抚州,早年从杨维桢学《春秋》诗亦受其影响,杨极推重他的画,因此名望甚高,“三吴人以重金购之”,曾将所作五百篇结为《灌园集》,由贝琼作序但今无传本生平事迹见《西湖竹枝集》贝琼《灌园集序》(《清江集》卷七)《跋马文璧云林隐居图后》(《清江集》卷一三)。
元至正八年(1348)顾瑛在昆山界溪的玉山草堂成为江浙一带文人宴游唱和的集中地点之一,马琬与杨维桢、张雨、倪瓒、郯韶等经常赴约,当年编印的两本诗集《玉山草堂诗》和《西湖竹枝词》中,都有马琬的诗作《西湖竹枝词》称他“自少有志节、诗工古歌行、尤工画,然皆其天姿之所出也”。
明洪武三年(1370)马琬出任江西抚州知府,八年后贝琼看到他在抚州的近作《云林隐居图》为之题跋称它“视南宫未可优劣”,并说他在画上的诗“有归老之志焉”,著有《灌园集》约卒于明洪武年间。